电网职工“俱乐部”模式健身系统的价值

2018-06-14 21:23:18      点击:

摘    要:构建“俱乐部”模式企业职工健身体系, 对推动企业职工健身活动的开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文章选择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直属机关职工作为样本, 采用文献查阅、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的方法, 研究“俱乐部”模式对企业职工健身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和构建“俱乐部”模式企业职工健身体系的意义。

关键词:俱乐部; 企业职工; 健身; 体系;

Abstract:Constructing the "club" mode enterprise staff fitness syste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staff fitness activities. This paper chooses the employees of the directly affiliated organs of Anhui Electric Power Company as samples, uses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the "club" mode on the fitness activities of enterprise employees, and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building the "club" mode of enterprise employees' fitness system.

Keyword:club; staff and workers of enterprise; fitness; system;

1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广大职工的体育健身意识得到明显增强, 行业职工体育协会纷纷建立, 职工体育组织网络体系正在形成, 体育场馆设施建设速度加快, 各级各类职工体育赛事不断增多, 职工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日益活跃。但与之相比, 过去那种单一的、行政式的职工体育组织和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职工对体育健身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 企业自身的体育资源限制了职工体育健身活动的开展, 难以形成与企业文化相契合的职工体育文化。国家电网公司作为拥有逾170万职工的大型央企, 职工工作具有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艰苦等特点, 而职工拥有健康的身体、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坚强的工作意志是提高工作质量的基础和保障, 也是促进企业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对电网职工“俱乐部”模式健身体系意义的研究, 对其他企业建立职工“俱乐部”模式健身体系具有借鉴意义。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选取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直属机关职工为研究对象, 通过发放问卷, 调查企业职工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动机、健身活动项目和产生的影响, 发现构建“俱乐部”式企业职工健身体系的意义。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利用维普、万方等数据库调阅国内外相关研究方向的论文和论着;查阅国务院办公厅、国家体育总局、中华全国总工会等部门制定的相关文件资料。

2.2.2 问卷调查法

从本研究的需要出发, 选取部分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直属机关职工为调查对象, 设计企业职工“俱乐部”模式健身活动开展情况的问卷, 共发放问卷200份, 回收有效问卷192份, 回收有效率为96%。

2.2.3 数理统计法

利用Excel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

3 结果分析

3.1 企业职工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动机

表1 企业职工参加健身活动的动机情况 (%)

通过对企业职工参加健身活动的动机调查结果分析 (表1) , 数据显示, 男、女职工以增强体质作为参加健身活动的动机分别占35.1%和38.3%, 以提高技术作为动机分别占32.4%和24.7%。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 企业职工参加健身活动的动机已经由增强体质向提高技术发展; (2) 健身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更具有专项性; (3) 职工在参加健身活动时对获得专业性的指导和技术水平相匹配的同伴有着更高的要求。

3.2 企业职工参加健身活动的项目

表2 企业职工参加健身活动的项目选择情况 (%)

通过对企业职工参加健身活动的项目调查结果分析 (表2) , 数据显示, 男职工在项目选择中更偏重球类、跑步和游泳, 分别占32.3%、21.8%和20.9%;女职工在项目选择中更偏重瑜伽、健美操和跑步, 分别占28.4%、22.2%和19.2%。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 选择率较高的活动项目具有技术性高、群体性强的特点; (2) 这些项目需要特定的运动场地和设施; (3) 活动开展需要专业人员予以指导。

3.3“俱乐部”模式下健身活动对企业职工产生的影响

表3 健身活动对企业职工产生的影响 (%)

通过对健身活动对企业职工产生的影响调查结果分析 (表3) , 数据显示, 分别有82%和72%的职工认为通过参加健身活动对自己产生了健康向上和努力拼搏的积极影响;有67%和63%的职工认为通过健身活动提高了自己的协作能力和纪律性;有57%和41%的职工认为通过健身活动能够帮助自己增强超越自我的意志和培养奉献精神。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 “俱乐部”式的健身活动对职工更加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 (2) 职工在活动中产生的积极态度将会带入到实际工作中, 并促进良好企业文化的形成; (3) 职工在参加健身活动中的各种表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示出企业文化的内涵, 反映出企业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4) 俱乐部模式下的健身活动的开展, 更能培养职工团结协作的意识和纪律严明的态度, 通过俱乐部内部产生的良性竞争环境, 促进职工超越自我和无私奉献品质的形成, 这些将对企业文化的塑造产生积极的影响。

4 建议

(1) 构建“俱乐部”模式企业职工健身体系, 以运动项目为导向, 将过去单一的、行政式的职工体育组织和管理模式转变为以俱乐部为载体的管理模式。通过俱乐部将拥有相同兴趣爱好的职工聚集在一起开展活动, 以提高活动的针对性、兴趣度, 让职工健身活动的开展更具企业特点、影响力大、可持续性强。

(2) 构建“俱乐部”模式企业职工健身体系, 积极发挥社会体育组织在开展健身活动、提供专业指导服务等方面的作用, 引入社会体育资源, 将企业职工健身活动社会化, 科学合理地利用社会健身场地设施, 减少企业体育设施建设, 为企业节约运营成本, 鼓励社会体育资源力量参与俱乐部活动的管理运营。促进企业体育组织与社会体育组织的交流合作, 利用社会体育组织在专业能力和资源丰富上的优势, 加强对职工健身活动的指导服务, 使企业职工健身活动开展得更加专业, 更加具有示范性和推广性。

(3) 构建“俱乐部”模式企业职工健身体系, 在企业职工中普及健身知识, 宣传健身效果, 弘扬健康新理念, 树立以参与体育健身、拥有强健体魄为荣的个人发展理念。将企业文化与体育文化相融合, 通过组织开展俱乐部活动, 弘扬职工健康向上、努力拼搏的精神, 树立职工健身榜样, 讲述职工健身故事, 传播健康正能量。

5 结语

广大职工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 大力发展职工体育, 不断提高广大职工的体育意识和健康水平, 对建立一支体魄强健、充满活力的高素质职工队伍, 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意义。从企业文化与体育文化的融合、职工健身与俱乐部模式的契合、企业体育组织与社会体育组织的对接、企业体育资源与社会体育资源的合作等四个维度构建以“俱乐部”模式为载体的企业职工健身体系, 将有利于促进企业文化建设, 对培养企业职工乐观向上的人生观、塑造健全人格、磨练坚强意志、促进人际关系和谐发展、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徐宏.对贵州省企业职工体育健身活动现状的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2006 (4) :109-112.
[2] 徐丽慧.山东半岛城市群企业职工体育健身调查与研究[J].科技信息, 2010 (19) :204-206.
[3] 甑银龙.企业职工健身文化培育的研究———以东航杭州基地为例[J].浙江体育科学, 2016 (2) :50-53.
[4] 李明.从美日职工健康的经济评价谈我国企业职工的健身体系构建[J].中国体育科技, 2004 (3) :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