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人民群众创造财富中的作用

2019-05-25 14:22:59      点击:

摘    要:信息文明不是由智能机器建构的, 信息文明的本质是在工业文明基础上形成的新的物质生产方式, 信息化的物质生产方式是信息文明的社会基础。信息技术应用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使得协作劳动已成为真正的“技术必要了”。与以往的时代相比, 信息时代人民群众获得了新的生产力、新的政治权利和权力、新的道德生活和精神生活。随着信息文明的不断发展, 人民群众必然获得更加真实的、巩固的历史主体地位,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也必将获得更加充实的条件。整体而言, 信息文明的发展确证了唯物史观的科学性, 人们应当在信息文明时代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 从而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关键词:信息文明; 信息技术, 人民群众; 群众史观; 互联网;

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 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 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1]。信息文明时代,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获得了新的内涵。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经济社会的全面嵌入, 使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体力量、工具系统和客体范围都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呈现出新的内涵, 信息文明的发展, 不仅把每一个个体人的力量空前地凸显出来, 还赋予群众组织和团体比以往时代更加强大的能量。与过往时代相比, 信息文明时代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能力、速度、广度和深度达到了新的水平。在信息社会深入发展、信息经济强势兴起和数据开放运动不断推进的背景下, 科学认识信息技术在推动实现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中的重要作用, 对自觉贯彻网信事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信息技术为人民群众创造物质财富提供了新的手段

唯物史观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其实质在于, 它认为物资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活动, 因此, 人类的历史首先应当是直接从事生产实践的人民群众的历史[2]。信息文明不是由脱离人的物质资料生产的智能机器建构的, 是人而且最终要依赖人才能制造智能机器。人工智能的机器属性和人的社会性本质决定了, 信息 (智能) 社会人与智能机器之间的关系不会也不可能发生颠覆性变化, 信息文明的本质是在工业文明基础上形成的新的物质生产方式, 人民群众在丰富的信息实践中不断更新着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信息化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信息文明的社会基础。恩格斯指出:自从阶级产生以来, 从来没有过一个时期社会上可以没有劳动阶级而存在的。……无论不从事生产的社会上层发生什么变化, 没有一个生产者阶级, 社会就不能生存[3]。人民群众创造了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作为人的理性的力量被全面应用到社会物质生产过程中, 不仅改变了人们创造历史的进程, 还塑造了新的文明形态。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人们的物质资料的生产不再局限在一个狭小的区域, 信息化创造了一个真正的全球化生产条件。信息文明是一个在全球范围从事物质生产的文明时代, 电报、电话、计算机和互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 不仅丰富了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更空前扩大了人们的劳动时空范围。全球电子商务的发展, 早已突破了人类物质交换的时空限制, 生产者和企业可以直接面向全球市场, 针对每一个潜在的客户, 同时互联网克服了时差带来的国际商务谈判的不便, 为企业不间断交易提供了可能, 交易时间理论上可以无限延长[4]58。信息文明的发展体现在今天人们吃、穿、住、行的物质资料不仅不是人直接生产出来的, 还可能不是直接在本地区、本国生产的。信息文明为人民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创造了全新时空环境和技术条件。


信息文明是智能化的文明。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发展, 大规模智能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创造出日益增长的物质生产效率, 直接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阶级人数不断缩小。人与智能机器之间建立长期的、稳定的合作和协同关系是常态, 绝大多数人将从事非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劳动, 即信息的生产和再生产成为人的基础性活动。全球范围发展信息经济是大势所趋, 2017年全球信息经济指数为0.5601, 比2016年增长1.39%, 相比2011年增长了6.58%[5]。随着信息经济的发展并且日益成为主导经济形式, 全球劳动力结构也在发生变化, 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人数不断攀升, 劳动的主要形式也主要是脑力劳动。

信息技术的发展, 不但深刻改变着劳动的内涵, 还改变了劳动的形式。数字经济的发展, 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应用, 全球信息社会加速成熟, 新的劳动形式不断涌现。阿里研究院预测, 未来20年, 工业时代的8小时工作制将被打破, 越来越多的人将通过网络自我雇佣和自由就业, 仅中国将会有4亿劳动力成为自由职业者, 相当于中国总劳动力的50%[6], 社会信息化创造了“自由劳动”和“劳动自由”的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人民群众创造物质财富的主要资本不再是机器、设备、厂房和土地, 而是知识和信息。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全球范围的发展和应用不仅让知识和信息得到充分的流动和分享, 还最大限度地让社会化生产和社会化需求精准对接起来。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社会的加速形成, 不仅迅速降低了人类体力劳动转化为脑力劳动的门槛和条件, 还削弱和消解了工业社会长期存在的资本对劳动的束缚力量。有研究显示, 未来30年, 80%的全球贸易不再是由跨国公司、大资本主导, 而主要由小企业和个人主导1。

信息社会的发展, 不但在时间和空间维度改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资料生产方式, 还再造了物质资料生产的流程, 形成了新的物质生产过程, 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对制造业的全面塑造就是信息社会发生的一场新的生产方式革命。与工业时代的大规模延展人的肢体功能的机器投入生产过程不同, 信息技术的发展, 特别是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和工业大数据技术的发展, 机器变得更加智能化了。智能化的机器不仅延展了人的肢体功能, 更重要的是延展了人的大脑功能。信息时代, 科学成为直接生产力具有普遍的社会形式, 科学不再是纯粹的知识体系而主要是人类的基本实践, 科学应用活动的方式是一种基本的劳动方式, 人类的劳动从它作为自发的自然过程的助手地位上升为自为的自然过程的设计者, 创造性真正成为劳动方式的第一个特征[7]。人工智能、3D打印等信息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使“智能制造”2成为全球制造业发展的大趋势。工业时代劳动者在机器旁成为劳动过程的监督者和旁观者。信息时代劳动者和智能机器共同成为劳动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机器与人成为相互“监督者”和“旁观者”。以小米手机的商业模式为例, 小米手机从产品的早期概念设计、功能研发、产品预售和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都允许用户参与其中, 通过企业的互联网建立的虚拟开发者社区和用户社区, 小米能够24小时不间断地收集和提取到全球范围的“手机发烧友”关于产品和应用的设想及用户的使用体验, 小米以此引导、创新产品的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和产品的升级换代, 小米手机成为基于互联网思维的产业创新典范而引领了中国智能制造的浪潮[4]56。小米根据市场的需求精准安排研发、生产和销售全过程, 实现了库存极低甚至零库存生产和销售, 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极大地规避了市场价格波动风险, 同时也极大地减少了无效生产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生产成本。如果从信息角度分析, 以小米为代表的智能制造浪潮本质上就是信息资源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引发的物质生产方式的变革。信息资源的获取、分析和应用, 最大限度地实现了需求与生产的对接, 需求对生产的引导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颠覆了工业社会由生产决定需求、生产引导需求的状况。马克思指出:在工场手工业中, 社会劳动过程的组织纯粹是主观的, 是局部工人的结合;在机器体系中, 大工业具有完全客观的生产有机体, 这个有机体作为现成的物质生产条件出现在工人面前[8]。信息智能时代, 在智能机器体系中, 马克思指明的“具有完全客观的生产有机体”已真正成为一种现实。信息技术应用于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 使得人们在劳动过程的协作不再仅仅是偶然现象, 恰恰相反, 协作劳动已成为真正的“技术必要了”。这种必要不仅受到大机器作为劳动资料的物质存在方式的制约, 还成为信息化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所决定的技术上的必要了。质言之, 信息资源应用到物质资料生产过程创造了新的生产力, 再造了新的生产关系。

二、信息技术为人民群众创造精神财富开辟了新的空间

信息文明不仅表现在物质生产方式变化中, 还体现在精神生产上。唯物史观认为,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精神资料的生产方式。推动人们创造历史的思想动机归根到底是由人们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实践决定的[2]。唯物史观不仅强调人民群众是一切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还强调一切精神财富也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信息时代, 人民群众的精神生产活动随着物质生产方式的变革也发生了惊人的变化, 信息文明表现在人民群众精神生产的维度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 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精神生产的主体状况。从文字诞生、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开始, 精神生产一直是由社会上层的少部分人掌握的。互联网时代精神生产的格局与农业时代、工业时代相比其变化是颠覆性的。信息技术的全面普及和应用, 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客观上每一个现实的人每时每刻都在生成数据、创造数据, 理论上整个社会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精神生产的主体。从信息角度而言, 知识、文化、精神、观念和意识形态都可以归结为信息的形式, 所以, 从一般意义上而言, 所谓知识的、文化的、精神的和意识形态的活动都可以认定为是信息活动, 知识的、文化的、意识形态的生产及其传播都可以看作是信息的生产和传播。人创造文化, 又被文化所创造, 文化总是体现为各种各样的符号, 举凡人类的器具用品、行为方式甚至思想观念, 皆为文化之符号或文本。文化的创造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符号的创造[9], 因此, 作为信息载体的符号和符号系统在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 就上升为精神生产的最主要、最广泛的生产资料了。移动互联网以及信息智能终端的广泛普及应用为每一个人生产、传播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提供了日益便捷的途径。精神的生产没有哪一个时代能像今天这样人人都可以参与, 千百年来由知识精英和占人口少数的知识分子垄断的精神生产格局已面临瓦解的情势, 人类进入到一个空前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代。

第二, 信息文明的另一个表现形式就是精神文化的载体空前扩大了, 精神文化传播的途径空前丰富了。按照卡尔·波普的三个世界理论, 在客观物理世界和人的主观世界之外, 还存在着一个“客观知识世界”即“世界三”。所谓客观的知识世界就是人的思想的内容世界:思想的内容可以被物质化, 成为人造物品和文化产品, 如语言、艺术品、图书、机械设备、工具和房屋建筑等;思想的内容也可以是用语言表达出来的人的意识的固定对象, 如问题、理论和猜想等。“世界三”的客观性和独立性问题尽管还存在争议, 但是, 对我们深化认识世界具有一定启发意义。“世界三”理论说明, 作为思想的内容的知识世界是一种客观存在的, 比如, 在牛顿定律没有发现之前, 这个定律就是客观存在的, 知识的世界本质上不只是存在于科学家、发明家的头脑里, 而是一种客观存在[10]。如果承认“世界三”存在的话, 那么, 现代信息技术, 特别是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就赋予了人们揭示、表达“世界三”极大的力量。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应用, 赋予越来越多的“物”走向“智慧”, 赋予“物”的自主学习能力, 把越来越多的、原先处在隐藏以及未知状态的知识世界揭示出来, 用以服务人的物质生产生活。随着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智能化学习活动正走向现实, 文化、知识的学习和传播不再是纯粹的人脑活动, 脑科学和信息技术的相互融合发展, 正创造出人机接口和人机互动技术。科学技术的发展终究会催生“心联网”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实践、走向大众。

第三, “互联网+教育”引发的知识革命, 不仅全面塑造了人类知识的生产和传播模式, 还创造了网络文化这样的新文化形态。理论上, 互联网时代, 每一个人的人生体验、知识和经验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无限期分享给全世界的每一个人, 每一个教师所讲授的课程、传授的知识可以被地球上有互联网地方的学生无数次学习。互联网为每一个人创造了学习、传播和创造知识的开放的、门槛极低的条件。纪录片《互联网时代》指出, 一家微博网站一天内发布的信息就超越了《纽约时报》辛勤工作60年的信息量;全球最大的视频网站, 一天之内上传的影像可以连续播放98年3。亿万互联网用户不仅是网络文化的创造者, 自身也被网络文化重塑, 向数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 人类的精神文化生产几乎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新的发展方向。如:可汗学院没有大笔的资金和大量的教职员工, 更没有规模巨大的校园场地, 但是, 它的用户却在3年里发展到1个亿。它的教学视频已经有5000多个, 并被翻译成西班牙语、俄语、汉语和法语等10余种语言, 课程种类涵盖了从幼儿园到高中的所有教学科目。由斯坦福大学教授创建的Coursera在线教育平台2014年便拥有770万遍布全球各地的注册用户。一堂大型开放式网络课可以同时为几万人提供学习机会。工业时代只有大资本所有者、少数社会权贵和知识精英能够触及的《不列颠百科全书》每一次新版需要历经十年规划, 花费250吨金属印刷。维基百科是当今全球规模最大、最流行的网络工具书, 被视为《不列颠百科全书》强有力的对手, 目前, 整个网站共有287个语言版本, 全世界总共有近十亿民众使用它, 而它没有专业的编纂队伍, 来自全球的1600万志愿者为其提供词条或更新词条。自2001年1月15日正式上线至2014年, 维基百科已成为全球第五大网站, 拥有词条3124万条, 是《不列颠百科全书》的260倍, 总编辑次数超过7亿1800万次4。知识和文化的创造不再是少数社会权贵和精英的专属权利, 各式各类的在线学习平台为每一个人在每一个碎片时刻创造知识、传播知识和学习新的知识提供了现实的可能。建设学习型社会、实现个性化、终身化的学习在互联网时代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理想, 而是现实的选择。从来没有一种技术能够像信息技术、虚拟技术这样迅速、彻底、深刻地改变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 改变人们的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活动, 改变着整个世界文化面貌和文化格局[11]。随着全球信息社会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数字化学习、数字化教育过程中, 所有人的所有碎片时间都可以为文化的生产、传播贡献力量。

三、信息技术为人民群众推动社会变革赋予了新的力量

唯物史观认为,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不仅推动社会生产力不断向更高水平发展, 还不断推动变革不适应生产力的生产关系、变革不适应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从而实现历史的进步。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内涵, 纵观人类历史, 每一次社会变革作为社会发展进步的阶梯都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其根本原因在于, 人民群众对社会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支持与否、参与与否, 人民群众支持、参与的程度决定了历史格局或历史发展趋势。人民群众推动社会变革的形式、手段和途径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赋予了人民群众社会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新形式和内涵。互联网的发展空前延展了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的条件, 每一个网民随时随地都可以对政府进行监督和提出意见与建议。互联网不但能够汇聚亿万群众的力量, 还加速推进了政治的透明和公开, 互联网形成的舆论力和动员力不但空前地提高了普罗大众变革社会的能力, 还在政治民主化方面具有“倍增器”作用。以政权变革为例, 其存在三种基本路径:一是外部力量推动一个国家实现政权变更;二是一国内部发生自下而上的革命运动推翻旧政权和旧制度;三是政治上层和精英主动适应社会呼声, 自发进行政治变革和制度创新。对照信息革命与社会变革的关系, 我们会发现, 信息技术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应用, 对上述三种政权变革路径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新世纪以来, 一些国家发生的所谓非暴力方式的“颜色革命”, 信息技术都发挥了重要影响[12]。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互联网国际化发展步伐加快, 在资本主义阵营对社会主义阵营的“和平演变”战略中, 互联网也彰显了重要的政治影响。今天, 政治势力之间的斗争方式和结果, 越来越取决于对先进信息技术的运用, 这就是信息媒介对政治模式的形塑作用[13]。质言之, 信息技术为普通的社会大众参与政治变革提供了技术的、社会的和组织的条件。

信息技术的发展日益降低其应用门槛, 亿万人民群众日益网民化, 为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变革提供了物质和技术的基础。新兴的信息技术, 尤其是互联网, 以不同的方式改变了国家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如果承认信息代表权利和权力, 那么, 互联网的普及应用就极大地增强了人民群众个体的权利和权力, 网络能为每一位网民提供一个讲坛、提供政治参与的平台。互联网不但增强了个体人的社会存在感, 还极大地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自组织能力。互联网打破了国家对信息的垄断, 并因此为数字化公民参与政治提供了可能性, 个人不再被政府“原子化”, 他们能够形成他们自己的集体, 数字化公民社会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政治结果, 它为公民提供了一个公共空间来参与政治[14]。互联网的这种自组织能力对社会变革具有重要作用, 亿万人民群众只有组织起来才能够发挥对社会变革的决定性作用, 互联网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一个极其便捷的联系手段。全球范围的网络社交平台迅猛发展, 展现了网络的巨大自组织力和社会动员能力。

从实质而言, 社会变革不仅包括政治制度或政权组织的变革和更新, 还包括一个国家的法律、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的动态性改良和完善过程。社会变革不仅包括激进的、暴力方式的变革, 还包括渐进性的、温和的改革过程。“网络问政”是互联网大众化以来出现的一种新的社会进步现象, 互联网作为公众利益表达和聚合的有效渠道, 群众依托网络平台行使和实现其批评和监督政府的权利会更安全、便捷和高效[15]。人民群众获得了当家作主的直接有效的实现途径, 互联网对政府监督效能的实现本质上是人民群众监督政府权利的实现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政治权力的运行受到来自网络社会的全方位的监督和舆论影响, 促使政治运行必须更加透明化和民主化。在这样的政治生态下, 过去长期存在的或政府刚刚出台的一些不合理的制度、法律和规章制度在现实执行过程中都可成为网络舆论关注的焦点。网络舆论持续关注所产生的压力传导至政治权力体系中, 就必然引起政治决策体系检视政治决策过程和政治议题, 从而可能对原有政治决策、政治议题做出修改和完善。在反腐败斗争中, “网络反腐”也成为全球信息社会政治生活的新现象。所谓“电子民主”“数字民主”“网络民主”, 就其实质而言都是人民群众分享了过去由少数人代理或独享的权力, 从而实现个体对社会政治变革的参与作用。

概言之, 与以往的时代相比, 信息时代人民群众获得了新的生产力、新的政治权利和权力、新的道德生活和精神生活。信息文明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所形成的新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过程和发展成果。随着信息文明的不断发展, 人民群众必然获得更加真实的、巩固的历史主体地位,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必将获得更加充实的条件。正如习近平指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这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深入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提出的, 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总体上说, 网信事业代表着新的生产力、新的发展方向, 应该也能够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上先行一步[16]。建设和发展信息文明、努力推动经济社会新发展, 是丰富和拓展人民群众解放道路的新途径、新领域, 信息文明的发展必将对推动实现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和意义。信息文明是新动能、新阵地和新领域, 自觉探索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转变为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举措, 值得全社会努力和期待。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287.
[2]王伟光.人类思想史上的新历史观[M].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4:209.
[3]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3:315.
[4] 阿里研究院.互联网+:未来空间无限[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5.
[5] 国家信息中心.2017全球、中国信息社会发展报告[EB/OL].[2018-05-10].http://www.sic.gov.cn/News/566/8728.htm.
[6] 阿里研究院.数字经济系列报告之一:数字经济2.0[EB/OL].[2018-05-10].http://www.aliresearch.com/Blog/Article/detail/id/21213.html.
[7]潘叔明.现代技术革命与劳动方式变革的几个问题[J].哲学研究, 1985 (7) :20-26.
[8] 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443
[9] 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M].王文斌,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3:1.
[10]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230.
[11]孙伟平.信息时代的社会历史观[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0:419.
[12]周兵.互联网成为策动“颜色革命”重要平台[J].政工学刊, 2016 (8) :85.
[13]肖峰.信息技术哲学[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6:208.
[14]郑永年.技术赋权:中国的互联网、国家与社会[M].邱道隆, 译.北京:东方出版社, 2014:138-139.
[15]王水兴.网络问政:本质、意义及实现途径[J].廉政文化研究, 2010 (2) :39-43.
[16] 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6-04-26 (2) .

注释

1 参见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6年版) 。
2 智能制造, 是集信息技术、智能运动控制技术、通信技术、智能传感技术、识别技术、软件系统和人工智能为一体, 以实现扩展或替代脑力劳动为标志的综合系统, 这里“制造”的概念不局限在加工装配, 制造包括产品设计、组织、生产、物流、经营和服务的全过程, 因此, 智能制造包括了产品快速设计、集成仿真、设计制造协同、敏捷制造、自动化物流、精益生产、智能装备和自动化计量等应用技术, 支撑智能制造的核心技术是信息技术、工业网络、智能装备和自动化技术, 基于模型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是智能制造的灵魂, 大规模定制生产方式是智能制造的本质。参见陈曲:《CIO眼中的“智造”》 (载《中国信息化周报》, 2016年11月21日, 第8版) 。
3 参见2014年8~9月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纪录片《互联网时代》解说词。